向宗教组织学习团队建设
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和佛教)从诞生到现在已有千年之久,未来也必然会延续下去。那么宗教组织究竟是通过什么有效的方式让其倡导的理念薪火相传、连绵不绝呢?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又探索出了哪些有效的落地举措来确保广大信徒对“理念”的认同和践行?在此,笔者怀着敬仰之情对基督教、伊斯兰和佛教等组织在理念落地方面的有效举措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广大企文人在企业文化理念落地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
构建清晰的组织,并形成特色组织称谓
基督教(如天主教)的管理组织及称谓是:最高首领称教皇或教宗,最高级主教称枢机主教(俗称红衣主教),管理一个教省的负责人称大主教,管理一个教区的负责人称主教,管理一个堂区的负责人称神父,男教徒称修士,女教徒称修女。
伊斯兰教的管理组织及称谓是:宗教领袖、教长、清真寺的主持人、什叶派的政教领导人被尊称为伊玛目;主持清真寺教务者被尊称为阿訇;教坊首领被尊称为教长阿訇;经文大师被尊称为开学阿訇;伊斯兰学者被尊称为毛拉。
佛教的管理组织及称谓是:寺庙的主持叫“方丈”或“住持”;住持之下,一般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通晓佛法,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被尊称为“法师”;德行高的僧人被尊称为“高僧”等。
二、
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让“理念”融入日常言行
基督教在圣经中对于信徒在行为的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如提倡天天阅读圣经、随时向主祷告、经常参加聚会等;同时,对于禁止的行为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如典型的“十戒”——不可信仰耶和以外的神、不可雕刻埃及人信奉的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之名等。在语言方面,也有清晰的指引,如恶言不能说,即辱骂的话,咒诅的话,神的儿女不能以恶还恶,以辱骂还辱骂;戏言不能说,即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不能说等。
伊斯兰教中同样也对信徒在行为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和规范,如穆斯林的“五功”要求——即“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对信徒“出归、吃饭、喝水、口鼻、出恭、睡觉、形象、交通”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指引。同时,也明确了禁止的行为如忌饮酒、忌食猪肉、动物血液、自死之物和一切非诵真主—按拉乎之名宰杀的动物等。
三、
通过独特的仪式,把“理念”融入信徒全生命周期。
宗教组织为了让信徒能在人生的关键节点都能直观的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对人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点均设置了独特的仪式来加以规范。我们以基督教为例:
1.出生后或新入教有“洗礼”。
如果父母都是基督徒,则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进行洗礼。同时洗礼也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表示洗净在异教环境中沾染的污秽,一般由神父或牧师给受洗者主持洗礼仪式。
2.日常有“礼拜”。
这是基督教徒日常主要的宗教活动,通常在星期日由牧师或神父在教堂主持,内容主要包括祈祷、读经、唱诗、讲道等。
3.结婚有“婚礼”。
基督教婚礼的主要特色就是教堂里举行婚礼,从入场开始就有着严苛的流程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常见的婚礼仪式流程主要有:神父开场、交托礼、同心烛礼、征询礼、宣誓礼、交换戒指、降福礼等。
3.死亡有“丧葬礼”。
基督教认为信徒死亡后,就会上天堂,回到主的怀抱。在亲人临终时,都要请牧师到场主持临终祷告。人去世以后,则由牧师主持入殓礼拜;在出殡当天,由牧师主持安息礼拜,即通过唱圣诗、祈祷、读经等。
四、
通过共同参与的重大节日,让“信仰”与民同乐。
节日是一种独特的仪式,能让所有的人参与其中,并直观感受节日背后的理念。笔者以基督教为例,其较为重大的节日主要有四个:圣诞节、复活节、受难节和圣灵降临节等。
1.圣诞节(zhiChristmas):又称耶诞节,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2.复活节:又称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3.受难节:又称"耶稣受难瞻礼",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据《新约圣经》载,耶稣于复活前第三天被钉于十字架而死。据此教会称该日在犹太教安息日的前一日。
4.圣灵降临节:又称五旬节,被定于复活节后的第五十天,是教会用来庆祝圣灵被赐给使徒们,使得教会在早期迅速成长的一个节日。
综上所述,宗教之所以能长达千年的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宗教组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已经将宗教的“信仰”与员工的日常生活有机的进行了高度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生活即宗教,宗教即生活”。因此,我们企文人在推进本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过程中,也需像宗教一样,努力将公司倡导的理念与员工的工作及生活进行深度效融合,让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行为中理解、认同公司的理念并严格依照理念做事、想事和说事。
